前言................................................................................. III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產品分類及通用要求................................................................... 1
4.1 按調節閥動作方式分類............................................................. 1
4.2 按調節閥調節方式分類............................................................. 1
4.3 按調節閥作用方式分類............................................................. 1
4.4 按調節閥執行機構型式分類......................................................... 2
4.5 公稱通徑(DN)................................................................... 2
4.6 公稱壓力(PN)................................................................... 2
4.7 輸入信號范圍..................................................................... 2
4.8 氣源............................................................................. 2
4.9 正常工作條件..................................................................... 2
4.10 信號接管螺紋.................................................................... 3
4.11 連接端型式和尺寸................................................................ 3
4.12 產品結構圖...................................................................... 3
4.13 產品型號命名規則................................................................ 4
5 技術要求............................................................................. 5
5.1 基本誤差......................................................................... 5
5.2 回差............................................................................. 5
5.3 死區............................................................................. 5
5.4 始終點偏差....................................................................... 5
5.5 額定行程偏差..................................................................... 6
5.6 泄漏量........................................................................... 6
5.7填料函及其他連接處的密封性........................................................ 8
5.8 氣室的密封性................................................................... 8
5.9 耐壓強度....................................................................... 8
5.10 額定流量系數................................................................. 8
5.11 固有流量特性................................................................. 8
5.11.1 直線流量特性的斜率偏差..................................................... 8
5.11.2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斜率偏差................................................. 8
5.11.3 其他流量特性的偏差......................................................... 9
5.12 耐工作振動性能............................................................... 9
5.13 動作壽命..................................................................... 9
5.14 外觀......................................................................... 9
5.15 調節閥噪聲的預測............................................................ 10
5.16 其他........................................................................ 10
6 試驗方法............................................................................ 10
6.1 試驗條件及說明.................................................................. 10
6.2 基本誤差........................................................................ 10
6.3 回差............................................................................ 11
6.4 死區............................................................................ 11
6.5 始終點偏差...................................................................... 11
6.6 額定行程偏差.................................................................... 11
6.7 泄漏量.......................................................................... 11
6.8 填料函及其他連接處的密封性...................................................... 11
6.9 氣室密封性...................................................................... 12
6.10 耐壓強度....................................................................... 12
6.11 流量........................................................................... 12
6.12 耐工作振動性能................................................................. 14
6.13 動作壽命....................................................................... 14
6.14 外觀........................................................................... 14
7 檢驗規則............................................................................ 14
7.1 檢驗分類........................................................................ 14
7.2 檢驗項目........................................................................ 14
7.3 出廠檢驗........................................................................ 15
7.4 型式檢驗........................................................................ 15
8 標志、包裝、運輸及貯存.............................................................. 16
8.1 標志............................................................................ 16
8.2 包裝............................................................................ 16
8.3 運輸............................................................................ 17
8.4 貯存............................................................................ 17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由武漢漢德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武漢漢德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武漢漢德閥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永輝、余慶兵、陶海明。
本文件規定了黑水角閥的產品分類及通用要求、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及貯存等。
本文件適用于武漢漢德閥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黑水角閥,適用于氣動執行機構與閥組成的各類氣動調節閥(以下簡稱調節閥),也適用于獨立的氣動執行機構和閥組件。
本文件不適用于承受放射性工作條件等國家有特定要求工作條件的調節閥。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 4213—2008 氣動調節閥
GB/T 13384—2008 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
GB/T 17213(所有部分) 工業過程控制閥
GB/T 26815—2011 工業自動化儀表術語 執行器術語
GB/T 17213及GB/T 26815—2011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調節閥動作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兩種:
a) 直行程調節閥;
b) 角行程調節閥。
調節閥調節方式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a) 調節型;
b) 切斷型;
c) 調節切斷型。
調節閥作用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兩種:
a) 氣關式;
b) 氣開式。
調節閥執行機構類型主要分為以下兩種:
a) 氣動薄膜調節閥;
b) 氣動活塞調節閥。
調節閥的公稱通徑DN后接數值應自下列優選數系中選取,單位為毫米(mm):
25,32,40,50,65,80,100,125,150,200,250,300,350,400,450。
調節閥的公稱壓力標志PN后接數值應自下列數值中選取,單位為1/10兆帕(1/10MPa);
2.5,6,10,16,20,25,40,50,64,100,110,160,250,260,320,420,1?600,2?500。
注: 以PN標志的與以等級(class)形式標志的公稱壓力部分對應關系為:PN20:class150;PN50:class300;PN64:class400;PN110:class600;PN160:class900;PN260:class1?500;PN420:class2?500。
調節閥輸入信號范圍主要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a) 調節閥的標準輸入壓力信號范圍:20k?Pa~100?kPa、40?kPa~200?kPa、80?kPa~240?kPa;(適用于薄膜執行機構);
b) 切斷型調節閥,輸入信號范圍可在氣源壓力額定值內任意選取;
c) 帶有電-氣閥門定位器的調節閥,標準輸入電信號范圍為直流4?mA~20?mA;
d) 用戶(訂購方)要求的符合其他標準或特定范圍的輸入電信號。
4.8.1 氣源壓力的最大值
調節閥氣源壓力的最大值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a) 氣動薄膜調節閥:400?kPa;
b) 氣動活塞調節閥:700?kPa(工作壓力)。
4.8.2 氣源的濕度
操作壓力下的氣源其露點應比調節閥工作環境溫度至少低10℃。
4.8.3 氣源的質量
調節閥氣源的質量要求如下:
a) 氣源應無明顯的油蒸氣、油和其他液體;
b) 氣源應無明顯的腐蝕性氣體、蒸汽和溶劑;
c) 帶定位器的調節閥氣源中固體微粒的含量應小于0.1?g/m3,且微粒直徑應小于30?μm,含油量應小于10?mg/m3。
除非另有規定,調節閥在下述大氣條件中應能正常工作:
a) 溫度:-25?℃~+55?℃或-40?℃~+70?℃;
b) 相對濕度:5%~100%;
c) 允許采用特殊的溫度等級,但溫度值應為5?℃的整倍數。
氣動執行機構與信號傳送管道連接的螺紋尺寸為M10×1、M16×1.5、RC1/4、RC3/8、RC1/2、RC3/4,按照用戶(訂購方)要求也可采用其他尺寸。
調節閥連接端型式和尺寸要求如下:
a) 調節閥連接端型式為法蘭、焊接或螺紋;
b) 調節閥連接端的型式和尺寸應符合GB/T 17213及其他相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規定;
c) 用戶(訂購方)要求采用的其他標準或特定的連接端型式和尺寸。
4.12.1 氣動薄膜調節閥圖
標引序號說明:
1——氣動薄膜執行器;
2——填料;
3——隔套;
4——刮刀;
5——閥芯;
6——閥體;
7——閥座;
8——下擴散法蘭。
圖1 氣動薄膜調節閥圖
4.12.2 氣動活塞調節閥圖
標引序號說明:
1——氣動活塞執行器;
2——填料;
3——隔套;
4——刮刀;
5——閥芯;
6——閥體;
7——閥座;
8——下擴散法蘭。
圖2 氣動活塞調節閥圖
黑水角閥型號由廠家代號、閥門類型、驅動方式、閥門代號、密封型式、公稱壓力、閥體材質、進口通徑、出口通徑九部分組成。黑水角閥型號命名規則見圖3和表1所示。
圖3 黑水角閥型號
表1 產品型號命名規則示例
型號組成 | 廠家代號 | 閥門類型 | 驅動方式 | 閥門代號 | 密封形式 | 公稱壓力 | 閥體材質 | 進口通徑 | 出口通徑 |
型號代碼 | HD/漢德 | 8/直行程 調節閥 | P/氣動 HY/液動 A/氣波 E/電動 | 85/黑水 角閥 | H/硬密封 X/軟密封 H(X)/軟硬密封 | (磅)或MPa | C/WCB S/CF3/CF3M S/CF8/CF8M I/incoloy825 D/SAF2507 | 寸或mm | 寸或mm |
示例:如選擇進出口通徑為8?mm*16?mm,閥體材質為SAF2507雙相鋼,17-4PH+WC硬密封閥座,氣動氣缸式執行機構,閥前壓力為CL900的漢德彎管式黑水角閥的產品編號為:HD8P85H-900D-8*16。
調節閥的基本誤差應不超過表2中規定的基本誤差限,基本誤差用調節閥額定行程的百分數表示。彈簧壓力范圍在20?kPa~100?kPa、40?kPa~200?kPa、80?kPa~240?kPa(氣動薄膜調節閥)以外的調節閥及切斷型調節閥免于試驗。
調節閥的回差應不超過表2規定?;夭钣谜{節閥額定行程的百分數表示。不帶定位器及彈簧壓力范圍在20?kPa~100?kPa、40?kPa~200?kPa、80?kPa~240?kPa(氣動薄膜調節閥)以外的調節閥及切斷型調節閥免于試驗。
調節閥的死區應不超過表2規定。死區用調節閥輸入信號量程的百分數表示。彈簧壓力范圍在20?kPa~100?kPa、40?kPa~200?kPa、80?kPa~240?kPa(氣動薄膜調節閥)以外的調節閥及切斷型調節閥免于試驗。
當氣動執行機構中的輸入信號為上、下限值時,氣開式調節閥的始點偏差和氣關式調節閥的終點偏差應不超過表2的規定。始終點偏差用調節閥的額定行程的百分數表示。切斷型調節閥免于試驗。
表2 始終點偏差
項目 | 不帶定位器 | 帶定位器 | ||||||||||
A | B | C | D | E | A | B | C | D | E | |||
基本誤差限 | ±15 | ±10 | ±8 | ±8 | ±8 | ±4 | ±2.5 | ±2.0 | ±1.5 | ±1.5 | ||
回差 | — | — | — | — | — | 3.0 | 2.5 | 2.0 | 1.5 | 1.5 | ||
死區 | 8 | 6 | 6 | 6 | 6 | 1.0 | 1.0 | 0.8 | 0.6 | 0.6 | ||
始終點偏差 | 氣開 | 始點 | ±6.0 | ±4.0 | ±4.0 | ±4.0 | ±4.0 | ±2.5 | ±2.5 | ±2.5 | ±2.5 | ±2.5 |
終點 | — | — | — | — | — | |||||||
氣開 | 始點 | — | — | — | — | — | ||||||
終點 | ±6.0 | ±4.0 | ±4.0 | ±4.0 | ±4.0 | |||||||
額定行程偏差 | 調節型(金屬密封) | +6 | +6 | +6 | +6 | +6 | +6 | +6 | +6 | +6 | +6 | |
調節型(彈性密封)切斷型 | 實測行程大于額定行程 | |||||||||||
注1:A類適用于特殊密封填料和特殊密封型式的調節閥;E類適用于帶純聚四氟乙烯填料的一般單、雙座調節閥;B、C、D類適用于各種特殊結構型式和特殊用途的調節閥。 注2:表中數值是相對于額定行程的百分數。 |
氣關式調節閥的額定行程偏差應不超過表2規定。調節閥的額定行程偏差用額定行程的百分數表示。
5.6.1 調節閥在規定試驗條件下的泄漏量應符合表3的規定。不應將本文件這一條款作為調節閥在工作條件下安裝后預計其泄漏與否的依據。
5.6.2 調節閥的泄漏等級除I級外,由制造廠自行選定。但單座閥結構的調節閥的泄漏等級不得低于Ⅴ級;雙座閥結構的調節閥的泄漏等級不得低于Ⅱ級。
5.6.3 泄漏量大于5×10-3閥額定容量時,應由結構設計保證,產品可免于測試。
5.6.4 泄漏應由下列代碼加以規定:
X1 | X2 | X3 |
X1——泄漏等級如表3所示I~VI;
X2——試驗介質。G為空氣或氮氣,L為水;
X3——試驗程序1或2(見6.7.2)。
表3 最大閥座泄漏量
泄漏等級 | 試驗介質 | 試驗程序 | 最大閥座泄漏量 |
I | 由用戶與制造廠商定 | ||
Ⅱ | L或G | 1 | 5×10-3×閥額定容量 |
Ⅲ | L或G | 1 | 10-3×閥額定容量 |
IV | L | 1或2 |
10-?×閥額定容量 |
G | 1 | ||
IV-S1 | L | 1或2 |
5×10-?×閥額定容量 |
G | 1 | ||
V | L | 2 | 1.8×10-?×△p×D(L/h) |
VI | G | 1 | 3×10-3×△p×(表4規定的泄漏率系數) |
注1:△p以kPa為單位。 注2:D為閥座直徑,以mm為單位。 注3:對于可壓縮流體,閥額定容量為體積流量時,是指在絕對壓力為101.325?kPa和絕對溫度為273?K或288?K的標準狀態下的測定值。 |
表4 泄漏率系數
閥座直徑/mm | 泄漏量 | |
mL/min | 每分鐘氣泡數 | |
25 40 50 65 8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 0.15 0.30 0.45 0.60 0.90 1.70 4.00 6.75 11.1 16.0 21.6 28.4 | 1 2 3 4 6 11 27 45 … … … … |
注1:每分鐘氣泡數是在用外徑6?mm、壁厚1?mm的管子垂直浸入水下5?mm~10?mm深度的條件下測量所得,所用管子的管端表面應光滑、無倒角和毛刺。 注2:如果閥座直徑與表列值之一相差2?mm以上,則泄漏率系數可在假設泄漏率系數與閥座直徑的平方成正比的情況下通過內推法取得。 |
5.6.5 在計算確定泄漏量的允許值時,閥的額定容量應按GB/T 17213.2規定的方法計算。
調節閥的填料函及其他連接處應保證在1.5倍公稱壓力下無滲漏現象。特殊用途調節閥的試驗壓力值由制造廠和用戶(訂購方)商定。
氣動執行機構的氣室應保證氣密。在額定氣源壓力下,10?min內薄膜氣室內的壓力下降不得大于2.5?kPa;氣缸各氣室內的壓力下降不得大于5?kPa。
調節閥應以1.5倍公稱壓力的試驗壓力進行不少于5?min的耐壓強度試驗,試驗期間不應有肉眼可見的滲漏。
調節閥額定流量系數的數值由制造廠規定,調節閥額定流量系數的實測值與規定值的偏差應不超過規定值±10%。當額定流量系數Kv≤5時,應不超過規定值的±20%。
制造廠應以圖或表的形式規定Kv>1的各種規格、型式和節流組件結構的調節型調節閥的固有流量特性。在列表表示時,應該說明相對行程h=0.05,0.1,0.2,隨后以0.1遞增,直至1.0的特定流量系數Kv,制造廠也可以提出除上述行程外的流量系數。
在相對行程h=0.1~0.9之間,任意兩相鄰流量系數測量值的差值與實測額定流量系數的比值應
符合表5的規定。
表5 直線流量特性的斜率偏差
相對行程 | h=0.1~0.8 | h>0.8 |
|
7%~13% |
3%~15% |
表中: Kvn——第n點的流量系數;Kvn-1——n-1點的流量系數h——相對行程; Kvmax——最大開度時的實測額定流量系數。 |
在相對行程h=0.1~0.9之間,任意兩相鄰流量系數測量值的十進對數(lg)差值應符合表6的規定。
表6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斜率偏差
可調比R | lgKvn-lgK vn-1 | ||
h=0.2~0.8 | h<0.2 | h>0.8 | |
斜率偏差為±30% | 斜率偏差為-80%~+30% | 斜率偏差為-80%~+30% | |
10 | 0.13~0.07 | 0.18~0.07 | 0.13~0.02 |
25 | 0.18~0.10 | 0.25~0.10 | 0.18~0.03 |
30 | 0.19~0.10 | 0.26~0.10 | 0.19~0.03 |
50 | 0.22~0.12 | 0.30~0.12 | 0.22~0.03 |
100 | 0.26~0.14 | 0.36~0.14 | 0.26~0.04 |
各類調節閥的固有流量特性為非直線或非等百分比特性時,其流量特性可按下列斜率偏差或流量系數偏差規定其允許偏差。
a) 斜率偏差
在相對行程h=0.1~0.9之間實測的相鄰兩點的流量特性的斜率的允許偏差為對應的固有流量特性斜率的0.5~2倍。
b) 流量系數偏差
在相對行程h=0.1~0.9之間,各相對行程h的實測流量系數與制造廠在流量特性中規定值的偏差不應超過±10(1/Φ)0.2%。
注: φ為相對流量系數。
調節閥應進行振動頻率為10?Hz~55?Hz,位移幅值為0.15?mm和振動頻率應為55?Hz~150?Hz,加速度幅值為20?m/s2的正弦掃頻振動試驗,并在諧振頻率上進行30?min的耐振試驗。試驗后調節閥的基本誤差、回差、氣室密封性和填料函及其他連接處的密封性仍應符合本文件要求。
a) 調節閥在規定條件下以加速動作進行壽命試驗,試驗后其基本誤差、回差、氣室密封性和填料函及其他連接處的密封性仍應符合本標準要求;
b) 各類調節閥動作次數可由下列數系中選?。?/p>
2?500,4?000,10?000,20?000,40?000,100?000,160?000次;
c) 對PN≤6.4?MPa,DN≤300?mm配有氣動薄膜執行機構、聚四氟乙烯成型填料,非彈性密封的各類調節型調節閥,其動作壽命次數不得低于10萬次;
d) 對PN≤16?MPa,DN≤400?mm配有活塞式執行機構、石墨成型填料,非彈性密封的各類調節型調節閥,其動作壽命次數不得低于20萬次;
e) 特殊用途調節閥的動作壽命,可由制造廠與用戶商定。
調節閥的氣動執行機構和閥的外表應涂漆或其他涂料,不銹鋼和銅的閥可不涂漆。表面涂層應光潔、完好,不得有剝落、碰傷及斑痕等缺點,緊固件不得有松動、損傷等現象。閥上應有標尺行程指針或其他閥位標志。
調節閥制造廠應對產品在使用時由于氣體動力流或液體動力流流經調節閥時產生的噪聲進行預測計算。預測的結果應能使產品在使用時所產生的噪聲符合相關規定,預測的方法參見GB/T 17213.15及GB/T 17213.16。
對于防火、防腐、高壓等危險場合使用的各類調節閥,可以規定其他相應的技術要求。
6.1.1 參比工作條件
除外觀檢查及條款中另有規定者外,試驗應在下述參比條件下進行。
a) 溫度:20?℃±2?℃;
b) 相對濕度:60%~70%;
c) 大氣壓力:86?kPa~106?kPa;
d) 氣源壓力:額定值,允差為±1%。
6.1.2 推薦的大氣條件
無需或不可能在參比工作條件下進行的試驗,推薦在下述大氣條件下進行:
a) 溫度:15?℃~35?℃;
b) 相對濕度:45%~75%;
c) 大氣壓力:86?kPa~106?kPa。
在試驗過程中,環境溫度的變化應不大于1℃每10 min,并應在試驗報告中注明實際的試驗條件。
將規定的輸入信號平穩地按增大或減小方向輸入執行機構氣室(或定位器),測量各點所對應的行程值,并按公式(1)計算實際“信號-行程”關系與理論關系之間的各點誤差,其最大值即為基本誤差。
式中:
δi——第i點的誤差;
li——第i點的實際行程;Li——第i點的理論行程;L——調節閥的額定行程。
除非另有規定,試驗點應至少包括信號范圍的0、25%、50%、75%、100%五個點。
測量儀表基本誤差限應不超過被試調節閥基本誤差限的1/4。
試驗程序與6.4相同,在同一輸入信號上所測得的正反行程的最大差值的絕對值即為回差。
a) 緩慢改變(增大或減?。┹斎胄盘枺钡接^察出一個可察覺的行程變化,記下這時的輸入信號值;
b) 按相反方向緩慢改變(減小或增大)輸入信號,直到觀察出一個可察覺的行程變化,記下這時的輸入信號值;
c) 上述a)、b)兩項輸入信號值之差的絕對值即為死區,死區應在輸入信號量程的25%、50%和
75%三點上進行試驗。
將輸入信號上、下限值分別加入氣動執行機構氣室(或定位器),測取相應的行程值,按公式(1)計算始終點偏差。
將輸入信號加入氣動執行機構氣室(或定位器),使閥桿走完全程,按公式(1)計算額定行程偏差。
6.7.1 試驗介質
試驗介質應為5?℃~40?℃的清潔氣體(空氣或氮氣)或水。
6.7.2 試驗介質壓力
a) 試驗程序1時,應為0.35?MPa,當閥的允許壓差小于0.35?MPa時用設計規定的允許壓差;
b) 試驗程序2時,應為閥的最大工作壓差。
6.7.3 試驗信號壓力
氣動執行機構應調整到符合規定的工作狀態,在試驗程序1時,氣開式調節閥執行機構的信號壓力應為零;氣關式調節閥執行機構的信號壓力應為輸入信號上限值加20%;切斷型調節閥執行機構的信號壓力應為設計規定值。在試驗程序2時,執行機構的信號壓力應為設計規定值。
不帶氣動執行機構的閥試驗時,應附加一個試驗用推力裝置,所施加的力不超過制造廠規定的最大閥座密封力。
6.7.4 試驗介質流向
試驗介質應按照規定流向加入閥內,閥出口可直通大氣或連接出口通大氣的低壓頭損失的測量裝置,當確認閥和下游各連接管道完全充滿介質并泄漏量穩定后方可測取泄漏量。
6.7.5 測量誤差
泄漏量和壓力的測量誤差應不超過讀數值的±10%。
6.7.6 泄漏等級、試驗介質、試驗程序和最大泄漏量應符合表3的規定。
用1.5倍公稱壓力的室溫水,水中可含有水溶油或防銹劑,按規定的入口方向輸入調節閥的閥體,另一端封閉,同時使閥桿每分鐘作1~3次往復動作,持續時間不少于5?min。觀察調節閥填料函及其他連接處有無滲漏現象。試驗后應排空,必要時尚應清洗和干燥。
將設計規定的額定壓力的氣源通入密封氣室中,切斷氣源,觀察在5min內薄膜氣室內或氣缸各氣室內壓力降低值。對于無內漏可能的執行機構氣室,可在氣室的各密封處涂上肥皂水,檢查有無滲漏,對于小規格的執行機構還可以直接浸在水中,檢查有無滲漏。
用1.5倍公稱壓力的室溫水,水中可含有水溶油或防銹劑,按調節閥的入口方向輸入調節閥的閥
體,另一端封閉,使所有在工作中受壓的閥腔同時承受不少于5?min的試驗壓力,試驗時觀察調節閥的受壓部分是否有可見的泄漏。
試驗期間,直行程調節閥均應處于全開位置,角行程調節閥應部分打開,試驗設備不應使調節閥受到會影響試驗結果的外加應力,必要時可拆除與試驗無關的可能損壞的元件,如波紋管、膜片、填料等零件后進行試驗。
試驗用壓力儀表的精確度不得低于2.5級,測量范圍的上限值不得大于試驗壓力的4倍。
6.11.1 試驗裝置
6.11.1.1 標準試驗段
標準試驗段應由表7所示的二個直管段組成,接管的公稱通徑應與被試調節閥的公稱通徑一致。
6.11.1.2 取壓孔
取壓孔應按表7的要求和圖4的結構設置,其孔徑d為公稱通徑的十分之一,最小為3?mm,最大為12?mm,長度L為2.5?d~5?d。閥前后取壓孔徑應相同。
取壓孔應位于水平位置以避免空氣和灰塵聚積,其中心線應與管道中心線垂直相交,孔的邊緣不應凸出管內壁,應銳利和無毛刺。
6.11.1.3 調節閥的安裝
被試調節閥按規定安裝位置與試驗管道相連接,管道中心線與被試調節閥出、入口中心線應保證同軸。密封墊片的內徑尺寸應準確,其位置不應在管道內壁造成凸出。
表7 標準試驗段布置
標準試驗段布置 | 閥前直管段L? | 閥前取壓孔距L? | 閥后取壓孔距L? | 閥后直管段L? |
>20D | 2D | 6D | >7D |
圖4 取壓孔示意圖
6.11.2 試驗介質
試驗介質應為5?℃~40?℃的水。
6.11.3 試驗壓差
調節閥前后的壓差應大于或等于35?kPa。當閥的額定流量系數很小和很大時,只要能保持紊流,即保證閥雷諾數Rev大于4×10?的前提下,可以選用其他合適的壓差值,但應記下實際試驗用的壓差值。
6.11.4 測量誤差
測量下述參數的方法,應使誤差不大于下列規定值:
a) 流量:實際流量的±2%,重復性應在0.5%以內;
b) 壓差:實際壓差的±2%;
c) 溫度:試驗介質溫度的±1?℃,試驗過程中,流體入口溫度變化應保證在±3?℃以內;
d) 閥行程:額定行程的±0.5%。
6.11.5 流量系數計算公式
式中:
Q?——液體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小時(m3/h);
△p——閥前后壓差,單位為千帕(kPa);
ρ/ρ0——相對密度(規定溫度范圍內的水ρ/ρ0=1)。
6.11.6 流量系數的測量
將調節閥的行程調整在相應的測試點上,在大于或等于35 kPa的三個壓差下(增量不小于15 kPa)測量流量值,并分別求得流量系數,每次流量試驗得到的三個值中最大值不應大于最小值的4%,每一行程的流量系數應該是三個值的算術平均值,并圓整到三位有效數字。
6.11.7 額定流量系數測量
在調節閥的額定行程值上按6.11.6的方法測量并計算出額定流量系數。當調節閥DN>300?mm時可暫免予試驗。
6.11.8 固有流量特性的測量
按6.11.6的方法測得相對行程h=0.05、0.1、0.2、0.3、0.4、0.5、0.6、0.7、0.8、0.9、1.0時的流量系數與實測的額定流量系數之比即為相對流量系數。由此可作出調節閥的“相對行程-相對流量系數”的流量特性曲線。當調節閥DN>300?mm時,暫免于試驗。
調節閥按工作位置安裝在振動試驗臺上,并輸入50%信號壓力,按5.12規定的頻率和幅值或加速度在X、Y、Z三個方向上進行掃頻振動試驗,掃頻應是連續和對數的,掃頻速度約為0.5個倍頻程每分鐘。
調節閥還應在諧振頻率上進行30?min±1?min的耐振試驗,如無諧振點應在150?Hz下振動30?min±1?min,試驗后按6.2、6.3、6.8和6.9測量各項性能。重量超過50?kg的調節閥可免于試驗。
在環境溫度為5?℃~40?℃的條件下,將頻率不低于每分鐘一次的規定的氣源壓力通入氣動執行機構氣室中,調節型調節閥作80%的不包括關閉位置的額定行程的往復動作,加速試驗后,按6.2、6.3、6.8、6.9測量各項性能;切斷型調節閥作額定行程的往復動作,加速試驗后,按6.8、6.9測量各項性能。
用目檢及手感法進行檢查。
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
各類調節閥的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應按表8規定的項目進行。氣動執行機構和閥單獨出廠時按表8中相應的規定項目進行檢驗。在調節閥型式檢驗的有效期內,氣動執行機構或閥單獨出廠時可免于型式檢驗。
表8 檢驗項目
序號 | 項目 | 調節型 | 切斷型 | 執行機構 | 閥 | 備注 | ||||
出廠檢驗 | 型式檢驗 | 出廠檢驗 | 型式檢驗 | 出廠檢驗 | 型式檢驗 | 出廠檢驗 | 型式檢驗 | |||
1 | 基本誤差 | △ | - | - | - | △ | △ | - | - | |
2 | 回差 | △ | △ | - | - | △ | △ | - | - | |
3 | 死區 | △ | △ | - | - | △ | △ | - | - | |
4 | 始終點偏差 | △ | △ | - | - | - | - | - | - | |
5 | 額定行程偏差 | △ | △ | △ | △ | - | - | - | - | |
6 | 泄漏量 | △ | △ | △ | △ | - | - | △ | △ | |
7 | 填料函及其他連接處密封性 | △ | △ | △ | △ | - | - | △ | △ | |
8 | 氣室密封性 | △ | △ | △ | △ | △ | △ | - | - | |
9 | 耐壓強度 | △ | △ | △ | △ | - | - | △ | △ | |
10 | 額定流量系數 | - | △ | - | △ | - | - | - | △ | DN>300mm免試 |
11 | 固有流量特性 | - | △ | - | - | - | - | - | △ | |
12 | 耐工作振動性能 | - | △ | - | △ | - | △ | - | - | 重量>50kg時免試 |
13 | 動作壽命 | - | △ | - | △ | - | △ | - | - | |
14 | 外觀 | △ | △ | △ | △ | △ | △ | △ | △ | |
注: “△”為檢驗項目;“-”為不檢項目。 |
7.3.1 檢驗規則
產品按照表8中出廠檢驗項目進行檢驗。
7.3.2 抽樣方案
每臺設備應進行出廠檢驗。
7.3.3 判定規則
所有項目都符合本文件的規定時,判定為合格,如有一項不合格,允許返工復檢,復檢合格后判定為合格;如有超過一項不合格或返工后復檢仍不合格,則判定為不合格。
出差檢驗全部合格后才放行出貨,若檢驗中出現任一項不合格,應允許修復后重新檢驗,直至再次檢驗合格,方可出廠。
7.4.1 檢驗規則
在下列情況下調節閥進行型式檢驗:
a) 新產品首制樣機;
b) 系列新產品只對系列的基本樣機進行型式檢驗,試驗合格后,比該樣機功率小,排出壓力低的新產品樣機可不作型式檢驗;
c) 新產品和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
d) 正式生產后如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
e) 產品長期停產后,恢復生產時;
f) 用戶提出要求(有償)進行型式檢驗時;
g) 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的要求時。
7.4.2 抽樣方案
型式檢驗樣品應從出廠檢驗合格品中抽取,數量應不少于1臺。
7.4.3 判定規則
型式檢驗所有項目都符合本文件的規定時,判定為合格,如有一項不合格,則判定為不合格。
8.1.1 閥體標志(M)
調節閥閥體上應鑄出或沖出表示介質流動方向的箭頭(沒有規定流動方向要求的除外)、閥體材料的縮寫符號、制造廠廠標或商標、熔化標志、公稱通徑及公稱壓力的標志。也可以標志在與閥體牢固固定的標志板上。
注: 標志板定義參照GB/T 17213.5—2008中3.2。
8.1.2 銘牌標志(M或S)
在氣動執行機構適當位置上應固定銘牌,并標出:
a) 制造廠名或廠標(M);
b) 產品型號(M);
c) 公稱通徑(M);
d) 公稱壓力(M);
e) 工作溫度(僅在某些特殊情況時,無法對公稱壓力和法蘭進行標志時才成為強制性標志)(S/M);
f) 額定行程(S);
g) 額定流量系數(S);
h) 流量特性(切斷型無)(S);
i) 閥體材料(M);
j) 設計位號(也可在獨立的銘牌上標出)(S);
k) 產品制造編號(M);
l) 產品制造年月(S)。
對小規格調節閥,因受銘牌尺寸的限制,無法容納全部標志時,允許省略部分標志,但必須在銘牌上標志有a)、b)、h)、k)、1)、m)各項。其他強制性標志:c)、d)、j)應標志在閥體上。
注1:M=強制;S=補充。
注2:對小規格調節閥所作的最少標志規定是為了可快速識別參數。
包裝前調節閥所有無涂敷層的外加工面均應涂上防銹油或采取其他防銹措施,閥孔出、入口及信號傳送管螺紋孔均應加封口,并應按GB/T 13384—2008 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和GB/T 191-2008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妥善包裝,保證運輸中不致損壞。
隨同調節閥裝箱的技術文件有:
a) 產品出廠合格證;
b) 產品使用說明書;
c) 裝箱單。
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應輕裝輕卸, 按箱子箭頭標志堆放,不得倒置,防止日曬雨淋,防止劇烈震動、撞擊,嚴防摔擲,不得在箱上踩踏及堆放重物,并做好防護措施。
調節閥應貯藏在空氣溫度為5?℃~40?℃,相對濕度不大于90%的室內,空氣中應不含有腐蝕調節閥的有害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