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礦新疆煤化工今年以來,通過強化煤源管控、優化煤炭配比、嚴控煤漿質量、優化氣化爐操作、研發新燒嘴等一系列措施,使氣化爐煤漿濃度同比提高2%,有效氣成分同比提高3%,比煤耗同比降低1.78%,比氧耗同比降低2.18%,燒嘴最長運行周期72天,實現了氣化爐運行周期和運行質量“雙提升”。
1、“外”控入爐煤質量。該公司采取外派人員駐礦、加裝封簽保障、“智能化”全程監控等措施,確保礦點、運輸環節不留死角。并對煤質取樣、分析環節實行全過程全流程視頻監控。同時委托兩家以上檢測機構對計劃用煤種分別進行煤炭灰分分析,全方位保障進廠煤炭質量。
2、“內”控配煤優化。建立起煤炭評價試用體系,實現多種配煤方案動態管理。對2023年3月以前入爐煤粘溫特性曲線報告進行梳理分析,結合煤炭配比、煤漿濃度及氣化爐運行狀況劃出“紅線區”,排除有風險配比方案。并在上半年煤源不穩定的困難情況下,根據煤質分析、煤價、運行單耗等調整原料煤配比46次,確保配煤煤質適宜、摻燒比例合理,在系統穩定運行的同時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3、加強煤漿質量管控。公司根據在用氣化煤特點,通過對磨機鋼棒重新配比,利用現有煤種進行多種配比實驗,與添加劑廠家溝通調整配方,調整入磨煤機原料煤粒度及入爐煤漿粒度分布等一系列措施,將氣化爐煤漿濃度穩定在61.5%以上。
4、內部協同實現雙贏。該公司按照新疆能化統一部署,協同硫磺溝煤礦開展9-15煤炭摻燒工作,目前摻配比例達到55%,期間生產系統運行穩定,使用效果較好,解決了主力煤源供應和煤質不穩問題,內部協同取得階段成果。
5、 燒嘴改造成效良好。該公司針對氣化爐用煤及運行工況,聯合華東理工大學重新設計燒嘴尺寸,經上線試運行驗證,氣化爐運行指標穩定,壁溫整體平穩,燒嘴運行周期得到延長。并制定《燒嘴下線、維修及上線管理辦法》,推行燒嘴規程化、標準化管理,不斷強化燒嘴運行維護。
(素材來源,兗礦新疆煤化工、郗 城)